標籤彙整:積家約會賞「月」快千年才差1天

蘋論:民眾的電困惑

世界上已開發國家有哪個像台灣一樣,【影片】強Game尬VR 美國E3電玩展搶先看,動不動就電力不足或發電毛病百出。尤其是台灣經濟重心半導體的生產需要大量的電能,蘋論:我們拒當政客提款機,竟然在缺電的邊緣掙扎度日,蘋果報馬仔 柯蕭超高檔 道奇不讓分過盤,匪夷所思。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多次提醒政府,澳洲4女將腸胃炎 隔離48小時,缺水缺電將迫使高科技廠商離開台灣。政府疏懶敷衍所以電是台灣命脈的命題並不誇張。這幾天有關供電的爭議使我們困惑,從日治時代就開始發電,歷經國民黨多年統治,到民進黨去年奪得多數執政權,為什麼年年保證供電無虞,年年缺電?像一個現代化的國家嗎?
台電扛著國營事業的大招牌,卻有負全民的期待,似乎是在對反核電的民眾採取無聲的報復嗎?
我們是民眾,不需要了解電力的複雜知識,只要通過我們的常識判斷,就有權質疑經濟部和台電的能源政策。根據常識,我們要問政府包括台電幾個外行問題,希望你們的答案坦誠而準確,如果連民眾的外行問題都答不好,內行問題豈非更不堪一擊。
—為什麼幾十年來發電問題都沒有基本解決?歐美就不必說了,亞洲的日、港、星、菲、韓、大馬、印尼等供電基本上都沒有大問題,台灣為什麼幾乎年年有問題?誰的責任?就目前來看,1949年起迄今共68年,減去陳水扁8年和小英的1年,國民黨在台執政長達59年,為什麼供電建設就是做不好?國民黨應負最大責任。小英競選時大聲承諾不會缺電,竟然連幾場大雨都頂不住,重創小英聲望並不冤枉,只是剛好而已。
—為什麼歷任政府明知電力是經濟發展的要害,還放任發電量的不足,沒有未雨綢繆?可見阻礙台灣經濟發展的不全是中國因素,自己的疏懶敷衍責任更大。
空談能源轉型—多年來,能源轉型政策只聽樓梯響,不見人下來,莫非鬧鬼?為什麼其他國家行之有年,台灣就學不會?—如果政府和台電對停建核四耿耿於懷,懷恨在心,刻意發布要限電的威脅恐嚇人民,是錯誤的態度。現代政府不允許政府有向民眾報復的思惟與行為。政府與台電有這種心態嗎?8年後台灣核電廠全面除役,那時若能源轉型還沒完成或失敗,必定嚇阻投資,民怨沸騰。蔡總統當局要認真面對,例如盡快引進天然氣,最好在已宣布的2025年之前就重點達成天然氣發電。

已標籤 , , , , , , , , | 發表迴響

司改的遊戲規則 該不該「死」(林鈺雄)

論壇與專欄 〉
     蘋論:網路不可人民公審     焦點評論:一個電話改寫一段歷史(黎智英)     司改的遊戲規則 該不該「死」(林鈺雄)     抓壞人績效 檢方要比照警方嗎(曾士哲)     蘋中信:從無意的偏見 到有心的反思(李明璁)     學術自由不能賣(范雲)     《蘋果論壇》徵稿

分享到 Facebook

分享到 Plurk
分享到 Twitter

司改的遊戲規則 該不該「死」(林鈺雄)

2017年03月08日

更多專欄文章

人非上帝。法治國的司法程序,積家約會賞「月」快千年才差1天,是一套以「公正審判(fair trial)」為核心所建構的人間規則;司法改革若有正當性,高志綱開刀清骨刺 2天出院趕開季復出,應是校正偏離核心的司法遊戲規則,柳時元離婚內幕開箱 背著月子妻宅配小三,但若司改自身的遊戲規則,年節除舊布新 壁貼銷量成長3倍,比將被改革的司法更為扭曲,「黨產全合法」洪找學者背書,那就如「周處除三害,如果 開罰的人不是柯文哲(張傳賢),先除自己一害」,頂級白松露之旅 12天要價24萬元,要優先改革「司法改革」(吳東都語),以免貽笑大方。然而,「喧鬧紛擾的司法國是會議,有程序黑箱的指控、有預設立場的齟齬」(張升星語)。這是怎麼回事?所稱黑箱指控主要針對推薦委員人選及司改議題如何產生而發,白話版就是「綁人、綁議題(向特定利益團體傾斜)」的質疑。打個比喻,司改委員若是廚師,議題就是食材;廚師找誰先不論,食材一旦發餿腐敗,廚藝再好也上不了「人」能吃的菜。死刑食安議題做掉食材問題何在?罄竹難書,只舉一例:實體上廢死與否、程序上如何建立死刑正當程序的最低標準,向來是導致我國司法裡外不是人的「死結」,可能也是媒體曝光率最高和正反爭議最大的單一司法議題。但司改國是會議所列96個議題,完全避談死刑,因而備受抨擊。玄機何在?
先來看司改國是會議籌委會的「官方說法」:這次討論議題從去年11月就公開徵集,主要是總統府網站等蒐集平台,合計1000多題,後經籌委會「歸納」(非刪減)成96項議題,「會議議題多數是人民的主張,沒有議題黑箱的問題」(林峯正語)。籌委會的任務是,讓人民的所有意見都被聽到了,「不能把它做掉」、「人民提了意見,他最後要看你公布出來我的意見有沒有在那裡,如果沒有,他就會說你憑什麼把我的意見做掉?」因此「籌委會沒有資格刪,也不敢刪」(許玉秀語)。「這次國是會議議題是向民間及各社團蒐集,沒有人提到廢死議題,所以不談廢死」(瞿海源語)。
所以說,全國無人關心廢死議題?果真如此?來查證客觀事實為何:依總統府蒐集網站等管道彙整的司改議題,所提死刑意見琳瑯滿目,如流水號1024、1030、1142、1255(彙整後編號:D00638、E00086、D00001、D00228)等,皆是針對死刑而發。以1030柯敏雄建言為例:「以終身監禁取代死刑,避免司法誤判,符合兩公約」,不但呼籲應討論廢死,且指明目標是符合兩公約,鏗鏘有力。但經「歸納」後就被消音了!事實上,除廢死及兩公約外,關於民眾最關心的「食安」案件的各種司改建言,也都無端消失,同樣未被納入96個討論議題中。
再來對照官方頒布的議事相關文件和規則,更可知刪減議題問題,議事規則、公告資料和官方說法,全兜不起來,自相矛盾,這種連自身遊戲規則都莫衷一是的司改大戲,要怎麼演下去?
未見議題篩選標準說穿了,誰是「人民」及「人民」關心什麼議題,最後不就是主事者說了算數?但迄今卻拿不出個可以服人的議題篩選標準!籌委會拍板定案的官方議題清單是:「人民」要討論「訴訟費用」打幾折(議題75號,但這有必要開全國大會來討論嗎?);「人民」要檢討「檢察官的法律定位」(議題21號,據說應改為行政官才能挽救司法信賴,但這種因果論證,聽起來比「吃『葷』救地球」的邏輯還神奇!)。反之,那些疾呼(反)廢死及強化食安追訴的人,都不是官方認證的「人民」?!所以我還是沒搞懂:你憑什麼把我的意見做掉?這樣的司改遊戲規則,到底該不該「死」呢?
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、刑事法研究會執行長
有話要說 投稿「即時論壇」,

已標籤 , , , , , , | 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