蘋中信:大膽開價漲價吧(何飛鵬)

最近要成立一個新的營運單位,馬英九把發展綠能當算術題(陳文卿),心血來潮決定親自面試新人,POCAHONTAS,面談了一輪之後,弟發文為劉政鴻抱屈 網友轟「不要臉」,看到幾個條件十分良好的應徵者,寫白板傳情 夫妻轉同院,接受第二輪的面談,父酒駕撞死人 卡巴尼情緒不穩,最後一定會談到薪資,我心中當然有用人的待遇水準,但我並不會向應徵者說明,而只是單向地問他們所期望的薪水。沒想到他們期待的薪水待遇都非常的「謙虛」,其中一位條件很好的應徵者,提出的待遇與我預估的薪水,有一萬多元的差距,其他的人條件雖沒有這麼好,但也都低於我預期付出的薪水幾千元,整體而言,台灣的工作者對薪資的期待都太低了,或者應該說,台灣的應徵者都被台灣外在的景氣嚇壞了,連與公司議價的勇氣都消失了。最強動新聞看這裡22K氛圍讓期望低落我仔細思考,這是什麼原因讓台灣的工作者如此「謙虛」、如此遷就現實呢?其中最大的原因應該是22K效應,所有媒體中都充斥著台灣萬物飛漲,只有薪資不漲的消息,也充斥著企業只用22K應徵新人的訊息,讓所有的工作者都有接受低薪的預期心理,因而在談薪資時,只敢開一個衡量外在環境的相對低薪水準,不敢有太高期待。
第二個原因則是應徵工作者對自己的價值與能力缺乏足夠的理解。以這次的應徵為例,有一個應徵者具有很特殊的工作經驗與能力,非常合適我籌組中的新團隊的需求,因此在事前我就決定,就算要付高一點的薪資,我也願意接受,只不過他開出來的水準,也僅一般水準而已!
這就是台灣社會目前的普遍現象,是一個道道地地的「低價社會」,低水價、低油價、低電價、低物價、低薪資,全社會只要聽到要漲價,都群起而攻之,媒體中充斥著滷肉飯、粽子、麵包漲價的訊息,也都引起一陣撻伐,好像只要漲價就是不對的,台灣人民似乎永遠就應該享受超低的物價水準。,

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, , , , 。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。

回應已關閉。



整合行銷公司
瓶裝水配送
好喝椰子水
高雄推薦醫美診所
直播導購
電商上架費用
瑪卡保健食品
居家DIY材料
低壓燈條
左旋精胺酸
咖啡生豆
跟蹤
認證咖啡
虎爺
牙孢乳酸菌
標靶震波溶脂
wordpress
專業社群行銷 台中
無毒咖啡豆
電商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