蘋中信:如果「教法」才是真議題(朱宥勳)

作家、《秘密讀者》編輯委員9月23日,外長報告出訪 遭批馬戲團外交,課審會決議國文課綱中的文言文比例不得超過45%之後,鐵捕生鏽 阻殺率降低 單季40盜更容易,此一爭議應暫時告一段落了。但在爭論的過程中,鮮少探問父母 離了髮妻娶少妻,有些常見的說法,理財術:小資夫妻賺人生自由,卻頗有值得討論之處。比如說,Selina拼學5技 收千萬陪強國粉開飯,很多人認為,課綱內容怎麼訂是假議題,只有「教法」才是真議題。言下之意是,根本不用討論課綱,因為不管課綱寫了什麼,好老師就是能教得好,糟糕的老師還是會毀掉課綱美意。這種說法似是而非,我們只要換個領域來思考就好了:「一道菜好不好吃,食材不是重點,好廚師就能煮得美味。」是啊,所以我們可以因為這樣就供應過期、腐敗的食材嗎?如果在成本許可的情況下,為什麼不努力讓好廚師可以運用好食材,讓爛廚師也不會做出讓客人食物中毒的東西?改革課綱效果深廣此外,這種設定議題的方式,就倡議策略來說也是很不智的。課綱和教法的改革,都可以解決一部分的教育問題,但要從哪裡先開始推?我們必須考慮成本效益。改革課綱,是一次對全國的所有教材進行規範,效果既深且廣。而課綱的制定過程,有一明確可依循的程序,任何立場的倡議者,都可以在這個程序中的每個階段去遊說,它是一個相對耗費有限的民主程序–資源就是投在這段時間,作用於關鍵的位置,一旦課綱制定完成,各家出版社就能照章行事,毋須投入更多資源去一一說服教科書的編纂者。
但改革教法就不一樣了,如果我們同意要徹底翻新教法,那就意謂著「這一行」的職業內涵要徹底改變。我們的目標不是培育少數強大的老師,還是讓最差的老師都能夠做到合格的程度,那就要投入很驚人的資源了。從最源頭開始,大學內至少就有兩個體系必須改革:負責國文科專業養成的中文系、國文系,要改變它們教授的知識內容;師資培育體系,則要負責研發出更適合的「教材教法」,並將之傳授給師培生。再延伸出去,教檢跟教徵的考法要不要改?有沒有足夠的專業人士,可以研發出合適的測驗方式?這不只是出考卷的問題,還要有人能用「新教法」的思維來評審試教的問題。
新老師部分解決了,我們還有在職的數千名教師。這些教師當中,有多少比例還在使用應該淘汰的教法?先期調查是一筆資源,調查完了,怎麼「處置」這些老師又是一筆:如果他們的教學能力真的太差,要召回學校重新受訓嗎?如果還可堪修補,能不能用研習來解決?要召回多少人、研習要多少場次?如何評鑑,如何確保這些老師真的學會了新教法並且採用?
還是要採取暴力解,直接設立在教學上不適任的教師的退場機制,讓觀念更好、訓練更健全的年輕教師取代進來?那被淘汰的、可能毫無其他專業的失業教師,所造成的外部社會成本怎麼解決?
改革教法阻力更大以上還沒考慮到這中間每個環節,因為佔有既得利益、或者因為心態因循怠惰,而會死命阻擋改革的政治效果。當改革牽涉越多人、越多體系的時候,這種阻力也勢必會越大,這又會讓改革本身的成本上升。現在,再回頭看看課綱爭議,有沒有覺得簡單多了呢?是的,即使是這麼簡單,只要遊說特定機構就能夠通過的改革方案,都可以推三阻四、搞到出動小水獺來打這場「文言文保衛戰」,如果真的開始全面性的改革教法,會遭遇到的阻力會有多大?別忘了,即使是我們眼中最差的國文老師,都會以為自己很專業,自己那套才是對的,而拼死守護自己的面子。這樣的「改革對象」數以千記,而我們若要成功改革教法,我必須要深刻地扭轉他們的觀念,並且傳授新技術給他們的。把課綱改好了,本來就只能解決一部分的問題。但連這關都過得如此吃力,就侈言全面性改革教法,是真的太天真了。 ,

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, , , , , , , , 。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。

回應已關閉。



醫美術後紅腫
提升金錢運
膠原蛋白推薦
關鍵字行銷
新莊飲水機
室內照明
網路行銷專家
摩托車燈
專利檢索
二手馬自達汽車
新莊 抽脂
HID安定器
醫美推薦
新竹第四台
spring motor
手持火焰燈
扭力板手哪裡買
快速夾鉗
苗栗數位電視
成功求職面試案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