蘋中信:阿里山火車應該停駛嗎 (劉克襄)

杜鵑颱風帶來的豪雨,汽車考照 明年起擬強制路考,讓阿里山鐵道再度崩塌。原本預估年底通車的計劃,美退出TPP中國積極與會受關注,因而泡湯了。有鑑於此,麻疹女趴趴走 3同事中鏢,幾位認識的生態學者感慨地倡議,全球前1%富豪 財富贏99%人口,乾脆結束此一百年鐵道,讓它跟早年的伐木事業一樣走入歷史。興於日治時期的阿里山林場,伐木事業雖在60年代初劃下句點,運送林木下山的鐵道並未結束營運功能,日後轉而以觀光旅遊,吸引更多遊客前往。但晚近幾回地震,還有愈來愈頻繁的風災都一再顯示,鐵道的維護並不容易。上個月底出現的大崩塌,在十字路口和屏遮那間,海拔約1600公尺。鐵道被超過十萬立方公尺的土石沖毀,路基流失長達半百公尺,修復工程初估至少要兩年。八八風災時,阿里山線路基嚴重毀損,原本修復即花了十幾億。前年初,竹崎至奮起湖路段好不容易重新通車。此段若要再重建,勢必又得追加可觀的經費。但誰敢保證,日後若完工,下回颱風到來,或者任何一場豪雨,會不會又是路毀橋斷。維護鐵道展其特色學者們轉而建議,何妨把修復的預算挪到森林復育,或者因應觀光旅遊需要,整修各種無障礙空間,還有改善周遭旅遊品質的內容,可能更為實際。其實晚近十幾年,遊客早已習慣藉由阿里山公路運輸來去,鐵道雖未暢通影響並不大,主要是情感上的不捨。高山鐵道就此一條,有其不可取代的文化性,儼然如古蹟資產般珍貴。再怎麼困難,好像都不宜輕言放棄。
我雖熱愛鐵道旅行,這回卻也認真思考了。堅持維護這條鐵道的完整性,或許跟過去延續中華民國的體制和法統類似,日後花費的成本代價,可能遠大於精神滿足。
但這條鐵道勢必得繼續營運。十字路或奮起湖以降,當可從長計議,尋求另一觀光旅遊的模式。未來,高山鐵道可以轉為現有支線鐵道的內涵。積極展現各站特色,可能比恢復整條鐵道的暢通,更加來得實際而迫切。
如今小鎮旅行愈發重要,搭乘鐵道者不一定像過往,非得抵達最終站。此線沿途,不同海拔的小站,各有其特色和風物。諸如水社寮、樟腦寮和交力坪等都值得悉心經營,在地人士日後或可思考,發展另外的新旅遊情境。
以前搭乘此一小火車,遊客多半在終點站下車,火車機動性變小。未來鐵道縮短,反而更能活絡運用,一如平溪線或集集線,站站都有其魅力。未來在終點站奮起湖、十字路等地也可規劃接駁巴士,讓遊客更方便進出森林遊樂區。
我們必須正視天災頻繁帶來的警告,土石崩塌只會愈加嚴重,面對此一現實,恐怕得儘快做一個理性的取捨。積極在交通接駁和硬體設備上做好調整,才可能拉升阿里山觀光旅遊的品質。
作家,

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, , , 。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。

回應已關閉。



麗加園邸
公司制服訂製
人力派遣公司
Shopify
希塔療癒課程
員林美丙證照班
電動自行車補助
醫美術後保養品
手寫板
監視系統設備
太平美甲全科班
台北團體服訂製
豐原人力粗工
國際官方認證療癒師
台中關鍵字行銷
專利代理
超渡嬰靈
大雅人力
醫美術後保養品牌推薦
躁鬱症治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