維冠之後:目睹台灣災害防救的怪現象(王价巨)

論壇與專欄 〉
     蘋論:經濟是改革之母     焦點評論:不一樣的角度解讀川普帝國(翁履中)     蘋中信:總統對勞工說的話 還能不能聽(苗博雅)     維冠之後:目睹台灣災害防救的怪現象(王价巨)     世衛開打 獨缺台灣?(張武修)     從張董受傷傳言談起(林穎禎)     《蘋果論壇》徵稿

分享到 Facebook

分享到 Plurk
分享到 Twitter

維冠之後:目睹台灣災害防救的怪現象(王价巨)

2017年02月02日

更多專欄文章

災害是一面照妖鏡,侯佩岑自認Man 不跟老公過情人節,三兩下就打出原形。2月6日南台大地震一周年,國際盤疲軟 豐興報價跌,歷經了應變和重建的過程,【祕密客】超霸氣的戰斧豬排,我們學到了多少教訓,總統府缺緩衝區 靠柵欄禦敵,又改變了多少?這一年,希臘僵局 恐成歐洲衰退稻草,步履蹣跚,台灣生育率全球最低 卻創下婦幼市場需求高峰,狀況依然。一部很難用的《災害防救法》,一套邏輯不清楚的災害防救體系,一系列沒有指揮權觀念的指揮系統,一連串沒有情境想定的教育訓練,一個很難同心的夥伴關係建構,一片模糊地帶的權責探討,每年做著一次又一次沒有緊急思維的演習。前瞻視野的戰略目標、經驗學習、垂直水平的溝通協調、利害相關者的責任分擔、專業治理、政府的核心價值和信念,絕少被正視;直下型地震、過度開發、地方資源容受力、環境承載力負荷過重的提醒,都被當成危言聳聽。各級首長未受訓練災害反映了人與環境互動的失當,反映了社會問題,也回應了決策者的意圖。
明明國發會都清楚點出台灣人口數整體下跌的趨勢,現有都市計劃提供的可居住總人口數已遠高於實際需求,土地開發卻被賦予帶動經濟發展的過度期待,各種政策主導的計劃和工程前仆後繼,在不該開發的地方開發、限縮水土可以停留的空間,忽略了不同地方在不同精度下的災害類型與潛勢,從可行性評估、選址、規劃、設計、維護管理,釐清各個時期的不同重點工作,在時間和空間的複合脈絡中處理問題。
致災之後,又回復政治性和社會性衝擊的惡性循環,究責、攬權,甚至打擊異己,著重於利用眼前的問題,而非減少未來的災害。當然,更不會關心類似高風險的其他弱勢群體或高潛勢區域群體。然而,災害管理從不關心究責,災害更不應該變成政治鬥爭的戰場。
災害政治學提到:「事故現場是民眾的傷心地,卻經常是政客內心竊喜的秀場。」政客心中只有政治,卻沒有政治擔當;牽拖給專業,卻不尊重專業。各級首長幾乎沒有受過指揮官訓練,對於災害管理的認知多來自於經驗,卻在緊急應變時期坐上指揮官的位置,未能詳細了解現況與趨勢,不清楚剩餘資源與位置,甚至造成長官才有能力提供資源的錯覺。或許是民粹、媒體驅使,首長急著在應變時期到災區趴趴走,甚至奮力鎮守災區,根本是災害管理的兵家大忌。非得首長進災區才能處理?也是對於第一線緊急管理人員的不信任。
緊急時期,只有專業人員,才能真的減少傷亡。台灣一直都把每個災害當成「事件」來處理,卻從未關心處理這些事件的「人」。然而,緊急管理專業承受極大的壓力,還要壓抑內心情緒,體力與耐力的負荷沉重。
由於責任分擔的精神,也因為每年超過50億美金賑災預算的財務壓力,美國聯邦緊急管理總署打算增加州政府因應災害處理的費用負擔,並提出州政府或地方政府若要取得聯邦補助,需要完成某些特定的減災措施(disaster deductibles),逐步落實all disasters are local的觀念。同時,對於地方緊急管理人員的教育訓練和執勤心理狀態確保卻更深化,更進一步回應災害管理是「人」的管理。
藉由重建進行減災台灣提供給緊急管理專業的資源貧乏,緊急管理人員還得面對各種令人瞠目結舌的指控。迫於民眾壓力,災害期間就急著要復水復電,忘了這些人員也需要面對極高的安全風險;災害一過,只等國軍及政府單位協助清理家園,完全不知「責任分擔」。緊急管理人員是資源,也代表公共財,這幾年,資深的第一線緊急管理人員越來越少,惡性循環讓經驗更難累積。民眾可能短視,政府不能沒有遠見。從災害管理的角度,我們一直希望藉由重建的機會進行減災,也檢視減災的成效。如果不能從經驗學習,只會有更多的教訓;如果不開始從整體架構系統性解決問題,見招拆招永遠有做不完的重建。掌握實際上的成因及關鍵才有機會更安全,還是期待決策者能懂!
銘傳大學建築學系教授
有話要說 投稿「即時論壇」,

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, , , , , 。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。

回應已關閉。



鳳凰電波術後保養
債務協商卡債
T8燈管
娛樂城排行
電商管理
外送員
便宜網站架設
債務更生作業
台中網頁設計
氣動砂輪機
皮秒術後保養步驟
MIT保健食品
斗六新娘秘書課程
債務協商代辦
台中雜工
台中操作排名
台中網站設計公司
飲用水
直播平台推薦
賓士出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