蘋中信:支撐田中實加謊言的社會條件(李明璁)

論壇與專欄 〉
     蘋論:政績表 羞羞臉     焦點評論:有錢判生、無錢判死 真的嗎(梁耀鑌)     反毒「零容忍」先從毒販所得下手(林達)     台鐵人員問題用科學化方法解決(李宇欣)     期待一例一休讓台灣醫療正常化(謝豐舟)     紙風車吹動10年的美景(陳玲玉)     蘋中信:支撐田中實加謊言的社會條件(李明璁)     《蘋果論壇》徵稿

分享到 Facebook

分享到 Plurk
分享到 Twitter

蘋中信:支撐田中實加謊言的社會條件(李明璁)

2017年01月04日

更多專欄文章

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《灣生回家》從兩年前書本暢銷並獲金鼎獎、一年前電影賣座並獲金馬獎提名,小S離開《康熙》Day1遛小孩 明星光環險輸許老三,催人熱淚、感人無數。眼看一個建立在悲劇性史實的大眾文本屢創紀錄,男子包下五塊廣告看板求愛 女孩:壓力很大很害怕,卻沒想到其作者兼製片的身世經歷荒謬造假,歐巴拋潤娥 壁咚黑澀會Apple 池昌旭腫臉撲台,曝光後輿論譁然,鳳梨界的「浩克」大3倍,各界撻伐。就像馬克思所說:「世上一切重大的歷史事件和人物,超速20公里 罰單竟要4.8萬,或許都會出現兩次:第一次是以悲劇出現,台灣農特產品 蒐羅93元起,第二次則作為鬧劇。」這兩年來,先是疏於查證、一路配合「故事行銷」召喚粉絲認同,到如今落井下石、一路追殺「謎樣女巫」煽點讀者觀眾的怒火,本地媒體看似見風轉舵、改變立場,但始終不變的其實是動員集體情緒,持續擾動喧鬧話題。淺碟又易沸的社會有口皆碑的一段佳話,成了有口皆呸的通篇謊話,完全矛盾嗎?我不覺得;那都只因陳宣儒一人之責嗎?我也不認為。或許可大膽地說,造致《灣生回家》暢銷賣座的消費脈絡,與「田中實加」謊話連篇的產出條件,其實是諷刺地內裡相應。
淺碟又易沸的台灣大眾社會,每天總在媒體傳導下製造一個接一個的「熱門話題」,《灣生回家》從被愛到判死都是如此。當悲劇成了可以化約歷史而簡單消費的悲情,我們就無法阻擋某些利用廉價悲情敘事的求名牟利者,以「證人」的權威修辭或感性自傳,掩蓋其不過是個虛構「作者」的幻想情節。
於是我想釐清的是關於一個社會所提供之「說謊的條件」,而不只是歸因於一個個人所持有之「說謊的動機」。前者基於社會學的批判想像、並指向集體在這事件後的反思、學習和歷史累積;後者卻只管獵殺、污名、切割和撇清責任,乍看輿論沸沸揚揚,最後卻什麼都不會留下。
村上春樹曾言,小說家是沒有人會責怪他的、職業的謊言製造者:「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,我們幾乎無法掌握或精準描繪真相,因此,必須把真相從藏匿處挖掘出來,轉化到另一個虛構時空,用虛構的形式來表達。但在此之前,必須先清楚知道,真相就在我們心中的某處。這是小說家編造好謊言的必要條件。」由此看來,如果《灣生回家》是本小說,關於「田中實加」的一切或許就有編織的權利。
很遺憾,陳女士沒有選擇如此表現。至於她到底是受名利欲望驅使、或某種奇思幻念的牽引,其實無法確知也不重要。倒是我們可以省察確認:在媒體推波助瀾中總是飢渴於「話題創造」的島國氛圍,一本小說或一部電影可能無法滿足大眾的胃口(亦可說這部分的消費欲望已被美日韓大國進口文本填飽了)。台灣人想要更「真實」催淚的悲情閱聽體驗,「非虛構」的自傳與紀錄片提供了一種可能。
「理想化日本」認同特定的社會條件不僅推促謊言「為何能形成」,更支撐謊言「如何被接受」。灣生開始成為熱門話題,始於2014年10月該書上架,恰好就在台灣反服貿運動、香港雨傘運動兩大反中國霸權的歷史浪潮上。根據我長期進行的相關研究,「台日友好」的想像和論述,總是與日治以降「緣盡情未了」的後殖民情結,以及對應於大中國主義建構、所抗衡而生的「理想化日本」認同密切相關。據此,我倒想認真建議,不如公視就來籌拍一部紀錄片,深入面對虛構的「田中實加」與真實的陳宣儒女士、以及支撐這一整個「番外篇」故事背後的台日情感結構。作為一個帶有包容同理的批判後設發問,或許可以突破長期以來台灣多數紀錄片自溺於濫情主義的瓶頸,更能在新聞話題過後,留下真正提供反思的素材。畢竟,除了因「認知失調」所產生的質問、責罵與嘲諷,台灣社會到底能不能練習用比較冷靜而有想像的方式,來面對這般令人錯愕、失望甚至憤怒的事件呢?值得身為創作者和批評者的我們,一起來好好發想。
有話要說 投稿「即時論壇」,

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, , , , , 。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。

回應已關閉。



條燈
高雄 肉毒
離婚諮詢
娛樂城註冊體驗金
精胺酸攝取量
關鍵字如何操作
南投霧眉課程
員林熱蠟除毛課程
心血管保健食品
產品代銷
直播平台app
Led崁燈
引擎修護工具
車燈
威樂
海芙術後保養
監視器維修
投光燈
RO飲水機
債權追償